迅雷雲新聞網

即 時 新 聞
名  稱: 海科館以書包「校外.教學」旅程   接軌國際環災議題與藝術創作
日  期: 2020-03-11 至 2020-12-31
內  容:

記者鄧宜/基隆報導

2011年的3月11日,日本宮城縣以東外海發生規模達 9.0 級的大地震,並觸發巨大海嘯,造成日本東北沿海地區毀滅性的破壞。經一段時間的沈澱及重建後,日本藝術家Daisuke Takeya 以35個災後廢棄的日本學童書包,發起了書包的“校外教學旅程”,以日本為出發,將這些書包帶到許多國家,以書包為媒介進行“行動式的裝置藝術”,喚起大家對環境災害的重視。

至今這些書包已走訪許多國家並獲得各國藝術家和社區民眾響應,自2014年起至今已累計有84件來自不同國家所創作的海洋書包,這些書包今年首次在台灣登陸,並由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與竹圍工作室攜手合作,以及結合基隆市藝文輔導團的學校與教師,以「校外。教學│海洋書包亞細亞社群聯結集體創作藝術計畫」,啟動基隆市七所學校師生以國際視野和觀點和活潑有趣的創作展開省思與呼應環境災害不分國界之對話學習與互動分享,並同時結合藝術家為台灣進行3件書包的創作,接軌這項由書包展開的國際“校外教學旅程”。

海科館陳素芬館長表示,博物館必須時刻思考因應當代環境和文化衝擊的作為,有宏觀的角度和視野,透過「校外。教學│海洋書包亞細亞社群聯結集體創作藝術計畫」,所展開的國際性集體創作和交流計畫,也同時讓博物館深入校園,帶領學子探討自然災害與人之間的關係是不分國界,這亦是海科館關懷環境與學習必要的關照與作法,更是博物館走出去引領更多學子學習和啟動國際接軌與交流的學習機會。

海科館表示,書包的“校外教學旅程”,至今已行經日本、馬來西亞、印尼、緬甸、泰國、新加坡及香港等地展覽與進行在地創作,當書包停留在新的國度,當地的藝術家會從各國的環境議題出發,再創造新的書包作品,成為旅行團的一部份。這些書包一站站的在各國旅行,每當到達一個新的國度,也會藉由當地藝術家新創作的書包,帶著不同文化、信仰及背景之下,讓這些書包旅行在不同的國度及展開具有意義。

經過這些年的旅行作品數已累積有84件,透過藝術家的巧思,這些小巧可愛的方型書包,有的成為聲音裝置、有的成為行為藝術的道具、有的成為編織作品、有的成為記憶相框,造型和創作方式非常多元。

竹圍工作室創辦人蕭麗虹表示,這些書包對於藝術家和觀眾都帶有不同的意義和感受,像是害怕、危險、舒服、安全等開放的意義。我們如何理解感受和想像災害?是否透過設計可以降低災害、傷亡或損壞?而我們又如何重新理解環境議題,學習面對種種氣候危機所帶來的課題與影響?希望透過此次作品,邀請大家在我們的舒適圈中重新思考災害之於人的意義。

海科館表示,新冠狀病毒疫情尚未趨緩的這段期間,很多學校戶外校外教學之辦理也同時趨緩,這些行經各國的創作書包將分配到基隆市國中小及基隆高中與基隆女中等七所學校,並以這些書包做為載體和橋樑,讓這些海洋書包進到學校,今藉由這84件海洋書包所展開的“校外教學旅程”旅程,也將啟動師生共同探討自然災害與人之間的關係,開啟多元的議題討論和創意交流。

這項計畫今年3月11日起陸續在基隆女中、基隆高中、碇內國中、中正國中、正濱國小、深美國小、東光國小校內進行分校展陳,並將邀請台灣創作者發展主題創作,同時也與師生們進行對話和交流,將以「永續海洋」為概念衍生更多與台灣產生連結的新作品,嘗試各種可能性的“集體創作”和搭配工作坊,讓參與者認識和關愛這片海洋。完成後的作品會併入84件創作的書包,也將於9月在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進行展出,並於2021年回到日本,將此計畫做階段性的尾聲。

張貼單位: 迅雷雲新聞網
電子信箱: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