迅雷雲新聞網

文 章 編 輯 1
骨盆底肌肉運動法  治療尿失禁和婦女骨盆鬆弛的法寶
記者林賢/新竹報導  2019-03-06



   國際婦女節前夕,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婦女盆底診療室」6日開張,並推廣「骨盆底肌肉運動」,以預防以及治療部分尿失禁,幫助骨盆底肌肉的復原恢復彈性,改善女性頻尿漏尿問題
 新竹附醫表示,一名67歲的詹姓患者在四年前發現有子宮脫垂症狀,卻不理會,直到最近發現出血和漏尿狀況影響生活,才求診婦產科顧問余堅忍,余顧問給予骨盆底肌運動、電刺激、子宮脫垂等治療,目前狀況已逐漸好轉。
 余堅忍表示,25歲至55歲之間婦女當中約有20%,55歲以上約有30%左右,有不同程度的尿失禁,許多婦女產後開始出現漏尿的困擾,而且隨年齡增加,尿失禁的情況會越來越明顯。骨盆底肌肉運動法是治療尿失禁和婦女骨盆鬆弛的法寶。
 余堅忍醫師指出,骨盆底肌位於骨盆腔內,外型像是一片吊床一樣,將膀胱、子宮、大腸等器官從底部托住並固定在骨盆腔內,同時尿道、陰道、直腸會經過它,因此骨盆底肌掌管著這些重要出口的開關。
 女性骨盆底肌會因為年紀增長、缺乏運動、懷孕分娩、體重過重等各種原因鬆弛萎縮,而鬆弛的骨盆底肌不只影響排便、排尿、與陰道等生理功能,嚴重時更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壓力與焦慮,影響人際關係和生活品質。骨盆底肌受損最嚴重的情況下可能會造成盆腔器官脫垂,陰道壁膨出。盆腔器官脫垂具體包括膀胱膨出、尿道膨出、子宮脫垂、小腸膨出、大腸膨出、陰道脫垂。
 新開張的「婦女盆底診療室」,建議女性可到婦產科門診,院方將提供諮詢骨盆底肌運動,評估是否有骨盆鬆弛的狀況,透過骨盆底肌運動、生理回饋治療、電刺激、子宮托等治療漏尿與生殖道脫垂。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