迅雷雲新聞網

文 章 編 輯 8
通霄重新分配水資源 轉作薏苡建立水旱輪作創新耕作模式
【記者:姜晴/苗栗報導】2018-11-19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輔導苗栗縣政府及通霄鎮農會於二期轉作薏苡,因應通霄大部分地區為非農田水利會灌區,且因氣候變遷春雨常有不足情形,故調整水旱田耕作模式,重新分配珍貴水資源彈性應用及提昇國內雜糧自給率,首次選定在通霄地區推廣示範第一期作種植旱作甘藷,第二期作種植水田薏苡,帶動農友跟進轉作,以增加農友收益,並訂於11月20日(星期二)上午9點50分假通霄鎮南和路二段高鐵高架橋旁舉辦「薏苡栽培管理示範觀摩會」,歡迎各地有興趣農友蒞臨觀摩。


圖說:薏苡示範田

  種植至採收和水稻雷同 導入機耕化管理
  本次示範田由苗栗縣機耕協會會長暨通霄雜糧產銷班班長賴錫煉負責管理,採先育苗再移植至水田栽培,品種為臺中3號,生長期約需130-140天,從育苗、移植、管理至採收之栽培管理模式均和水稻雷同,可採友善粗放式管理,不需噴灑農藥,落實政府十年農藥減半政策,另政府每公頃補貼45,000元轉契獎勵,導入機耕化管理,栽培極為省工,節省人力成本,採契作生產,產銷無虞,且臺灣每年均需至泰國進口約4,000餘公噸,顯見國內市場具需求,國產薏苡具在地新鮮生產優勢,值得大面積推廣種植。


圖說:薏苡示範田

  兩期轉作雜糧收益不輸水稻 機耕中心朝企業化經營發展
  農糧署北區分署長蘇宗振強調,水旱輪作是農作最佳的耕作模式,本年度在通霄地區示範同一塊農地,一期作種植甘藷,二期作種植薏苡,是創新的耕作模式典範,不僅節水及重新分配水資源,收益更不輸水稻,且薏苡是養生保健美白聖品,深具膳食纖維及營養成價值,本(107)年度全國栽培面積約230公頃,其中苗栗縣佔約26公頃,比率達11.3%,導入機耕中心協助耕作,朝企業化經營模式發展,深具發展潛力。未來農會將給合農糧署大糧倉及雜糧集團產區計畫,擴大推廣此新耕作模式,不僅可建立水旱輪作新模式,且兩期作均生產雜糧,供給國內需求,創造農友更大收益,消費者更健康。


圖說:薏苡開花結實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