迅雷雲新聞網

生 活 教 育
田心緣行善之際  「跟著伯公去旅行」體會前人生活美學
田心緣志工團至南庄春節前夕關懷百歲人瑞,送上暖暖的棉被,度過一波波的寒流。前排右一為范文芳老師,百歲婆後方戴紅帽子者為志工攝影師邱成煜。

記者鄧宜/新竹報導

行善11年的田心園,志工們於2020藉由行善捐米行,佐以當地之輕旅行,負責人范文芳老師說,2021年則係以「跟著伯公(客語土地公之意)去旅行」為主軸,認識守護故鄉山林田地的土地公,找回土地與人之間的那份昔日情懷及生活美學。

范文芳老師表示,捐米一直係田心園之行善主軸,如何凝聚志工向心力且讓志工在捐米之際,亦能在心靈上成長,於是以最貼近我們身邊的伯公(土地公)為尋幽訪古主題。土地公在我們生活周遭處處皆有,不管係山林、水邊、鄉間,轉個彎就可遇到,而其形式更是因地制宜,可能是樹根、磚瓦、石板等,係從地湧出之大地美學,且更可從中找出開墾山林的歷史。

客家人相信土地為萬物承載生養者,所以「大樹底下好遮涼」而有大樹伯公;「食水愛念水源頭」,因此在水源頭有水頭伯公,而為保佑五穀豐收,而有田頭伯公。

范文芳指出,年初剛走訪寶山山湖村有150年的山浦薑土地公,由於山浦薑係建築、薪炭良材,更是中藥材,在關懷弱勢後,帶著志工認識中藥材,讓志工清楚我們周遭就有許多珍貴的寶貝,尤其值此疫情嚴峻之際,在戶外作知性之旅,也是增強抵抗力的最好方式之一。

由於走訪的伯公皆在羊腸小徑,或是較僻幽處,更可藉行走時,重新體會前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哲學。范文芳說,有一幕情景至今仍深深感動不已,係在寶山鄉一位92歲長者仍在種菜,臉上露出「樂天知命」面容,其在樹伯公面前拜拜,那情景真的令人動容。

另外,還有石板伯公,各種形式的石板伯公有如流動生活美學饗宴,是一顆璞玉,石板伯公有著很強的抓地力,緊緊抓住當地的歷史與文化,訴說著人親、土親、客家文化親的故事,范文芳將帶著志工行善時,繼續聆聽各地耆老訴說當地伯公的歷史,來趟與伯公之情感交流。

寶山鄉92歲長者有空就向樹伯公祈求身體健康,家人平安,寶山鄉風調雨順。
為田心緣志工團介紹當地石板伯公歷史者,係當地92歲之耆老。
石板伯公
有150年歷史的山浦薑樹伯公。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