迅雷雲新聞網

旅 遊 活 動
轉寄給好友
活動名稱 「全球合作暨訓練架構(GCTF)運用循環經濟模式處理海洋廢棄物線上研習營」  以臺灣經驗迎向循環經濟新契機
活動地點 新竹縣
日  期 2020-11-11 至 2020-12-31
內  容
「全球合作暨訓練架構(GCTF)— 運用循環經濟模式處理海洋廢棄物線上研習營」邀請許多美國、荷蘭及國內知名海洋問題及循環經濟專家,與我國產官學研各界人士,共同探討循環經濟及海洋永續發展的議題。工研院由副院長彭裕民(右上)、產科國際所所長蘇孟宗(左中)代表出席。

記者鄧宜/新竹報導

為推動循環經濟,工研院攜手美國在臺協會、外交部、日本臺灣交流協會、荷蘭在臺辦事處、臺灣海洋委員會,11/3及11/10舉辦「全球合作暨訓練架構(GCTF)運用循環經濟模式處理海洋廢棄物線上研習營」。本次研習營採線上與實體會議同步進行,邀請許多美國、荷蘭及國內知名海洋問題及循環經濟專家,與我國產官學研各界人士,共同探討循環經濟及海洋永續發展的議題,兩場次共超過1000人次在線收看,及海洋委員會現場近百位觀眾參與盛會。

工研院副院長彭裕民表示,迄2017年全球已生產83億公噸的塑膠,使用後遭棄置的各式塑膠物品許多都流入海洋,因此如何減量、回收及再利用以解決塑膠廢棄物是當務之急。循環經濟不是新觀念,而是另一種嶄新的商業思維與模式。

彭裕民說,臺灣在過去20年間,實施許多領先全球的環保措施,資源回收率為全球第3,保特瓶回收率95%,回收再利用的塑膠材料用於各種生活領域,創造新價值,成為許多國家學習的標竿。

工研院擘劃2030技術策略與藍圖,長期投入循環經濟與AI人工智慧的技術研發,藉由此次分享相關經驗,不僅加持臺灣國際形象,更期待促成臺灣的綠色成果輸出,角逐全球預估達一兆美元的商機。

工研院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所長蘇孟宗表示,環境永續、降低海廢對於環境的汙染已是全球性目標,然而並非單一企業或單一領域可以完成,因此需要靠不同領域、技術、產業、以及國家的合作,才能發揮最大綜效。

他認為2030年循環經濟會扮演非常重要角色,臺灣有可信靠的強韌產業生態鏈,可成為全球解決海廢議題的關鍵夥伴,經濟模式的改變也將創造出下一波經濟發展契機。

工研院長期投入循環經濟技術的研發,許多研發成果已推廣到產業並創造經濟價值。包括:海廢保麗龍、廢棄漁網研析循環再應用技術,已搭配廠商開發出循環再利用的終端商品;工研院打造AIdea人工智慧共創平台,並攜手荒野保護協會,運用AI人工智慧精準掌握海洋廢棄物分布,協助淨灘與測站的人力調配,為永續環境盡一份心力。

工研院亦致力於產品/材料的重新設計,讓無法再製使用之產品透過生質材料或可生分解技術導入,讓廢棄物可以消失於自然環境中。

臺美日荷等國際專家於會中深入探討全球海洋廢棄物面臨的危機、以及分享各國因應之道。與會專家Dr. Jenna Jambeck從2001年就投入海洋廢棄物的研究,她指出,即使現今全球積極面對此危機,但預估到2030年,每年流入海洋的垃圾仍有8百萬噸,海洋汙染問題跨越國界,需要各國攜手合作解決這個全球性的環境問題。

美國大氣總署則分享如何利用衛星來定位海洋垃圾,未來還打算運用AI人工智慧技術來定位海廢;全球知名的The Ocean Cleanup也分享開發河川垃圾收集船技術,在河川內收集垃圾及分類,在垃圾進入大海前便加以阻斷。

在如何用循環經濟模式從政策、經濟及生活等全方面切入解決廢棄物的議題上,循環臺灣基金會創辦人董事長黃育徵提出「循環經濟模式」,把廢棄物當作產品提供服務商業模式,為廢棄物創造價值,讓海廢變黃金,他並分享多個成功的臺灣案例。美國Port of San Diego Legislative Policy Administrator David Yow分享在San Diego港的藍色經濟計畫,企業以港口當作試驗場域,同時試驗了企業技術也處理港口廢棄物。

「全球合作暨訓練架構」(GCTF)成立於2015年6月1日,旨在提供平台讓臺灣能對全球問題作出貢獻,並與區域夥伴分享其專業。本次研習營為GCTF成立以來,首次針對循環經濟及海洋廢棄物議題進行討論,活動首場由外交部次長曾厚仁、美國在臺協會(AIT)處長酈英傑(Brent Christensen)、日本臺灣交流協會代表泉裕泰(Hiroyasu Izumi)及荷蘭在臺辦事處代表譚敬南(Guido Tielman)透過預錄致詞。

張貼單位 迅雷雲新聞網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