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研院長年投入跨領域合作,每年服務逾1萬家不同領域的企業,是人才跨領域成長的最佳平台;此外,工研院不僅培育跨領域人才,也培育跨國人才,繼2019年工研院以機構對機構的方式與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攜手開發前瞻AI機器人技術,建立人工智慧與機器人產學研合作網絡;今年將與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UCSD)副校長Elizabeth H. Simmons共同簽署合作備忘錄,預期會以人工智慧跨領域先進神經工程或腦肌介面的技術應用為合作啟始,加速跨領域前瞻研究及市場應用。
根據工研院IEKCQM預測團隊研究結果,預測2020年臺灣製造業產值將為18.6兆元新台幣,產值較去年減少約5%。面對困局,蘇孟宗進一步指出,「危機」即「轉機」,2020年也是調整臺灣產業體質的最好時機。他建議,臺灣受限於資源條件及國際製造版圖的遷移,要從在臺建廠生產出口到海外(台灣製造,Made in Taiwan)的基礎上,接下來應發揮在地多元文化與服務的精神等優勢,力拼高度專業、技術整合實現跨域創價。具體來說,臺商可建立以臺灣為基地的全球製造布局(製造台灣,Made by Taiwan),負責製造策略的「大腦」角色,透過跨國分散式製造策略,進行智慧技術布局,賺取智財、遠距營運監控分析、IT系統等附加價值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