迅雷雲新聞網

旅 遊 活 動
轉寄給好友
活動名稱 生態建築將大自然帶回都市   江文淵建築師:大自然就是最好的空調
活動地點 新竹
日  期 2019-09-15 至 2020-12-31
內  容

記者鄧宜/新竹報導

台灣推動生態建築的唯一代表江文淵建築師,在竹北推出3棟生態建築,江文淵說,歷經22年的研發和不斷改進,佐以5度空間的建築思惟,在竹北推出的基地若是1000坪,但透過其生態建築,可還給地球2560坪的森林,有效吸收固碳量,把自然帶回城市。

江文淵建築師係在財團法人神傳文化基金會所主辦的「古韻新樂」演講活動中,於演講時作了以上的表示。江文淵更指出,目前他的建築團隊已成功實驗「大自然就是空調」的建築實驗,預計明年將推出台灣第一個零空調建築。

江文淵建築師表示,所謂5度空間指的是一般建築的3度空間外,還必須加上時間、「我在裡面」,要把人的因素納入作整體考量,從以前聚落民居發展,可窺出空間的宇宙意義、生活的環境意識,從尊天敬人的角度,思考「風土蘊生」(從土裡長出的建築)、「系統智慧」(從人到天的整全式系統)。

所謂風土蘊生,就是利用地景作適地適種,例如客家庄磊石駁坎,以及適應台灣副熱帶氣候炎熱潮溼所發展出的深簷建築、簷廊文化、太子樓木構、合院文化等,以北保溫、南遮陽,坐北朝南,以表面積極大化之方式,處理潮溼及炎熱問題。

而所謂從人到天的整全式系統,包括「理水、理氣、理綠、理生態、理構築、理場所、理生活」,理水係要做到基地保水,海綿城市才是未來之路,海綿建築才能增加城市治洪量,創造水域環境,建構生態藍帶。理氣,則係建築師要知道「建築風場」,要讓大自然成為建築物的空調。理綠,則係從種好一棵樹開始,建多少基地的建物,就要給地球同等面積的森林,甚至更多,把自然帶回城市。理生態,就是建築物中要有大自然的物種回到棲地環境,例如他所推出的生態建築,一年可找出254種物種,螢火蟲、樹蛙、鯝魚等,都是生態認證健康環境指標。而在建築物頂樓也種植一些雜生灌木叢,發現老鷹飛來竹北,就只停留在他設計的生態建築頂樓,在雜生灌木叢中覓食,令許多人相當驚訝。

理構築則是強調百年建築無毒環境,利用礦物性塗料、鹼性材料等,減少民眾處在有毒的環境中。理場所,則是強調人的情感記憶,以角落+散步路徑,形成連續情境,這是有感覺的,有記憶的,詩意說法即是「庭院深深,深幾許」。理生活,就是強調一群人共生共老的環境,從生態和文化,將我們的土地和生活場域找回來。

目前政府在喊出地方創生的口號,其實,最簡單的方式,就是重拾老祖先生活場域的智慧、文化,將之融入於現代生活,例如老祖先的智慧「泥牆——會呼吸的牆」,是冬暖夏涼除溼的最佳方式,面對未來10年,台灣的夏天溫度將達到攝氏40度,我們更應積極思考重返古民居聚落的思惟,將大自然重新找回在我們的居家生活裡。

張貼單位 迅雷雲新聞網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