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 合 新 聞


海科館及海大超級棒  成功復育台灣瀕危滅絕特有淡水魚種「巴氏銀鮈」

記者鄧宜/基隆報導

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副館長陳義雄,結合其任教的海洋大學研究團隊和民間團體—原生魚學會及裕民國小老師鍾宸瑞老師等合作,已成功復育出第一代台灣特有瀕危物種—巴氏銀鮈的幼苗,目前蓄養保種於海洋大學復育中心。

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副館長陳義雄表示,巴氏銀鮈(Squalidus banarescui)是台灣特有的原生淡水魚,若台灣沒有了全世界也看不到,巴氏銀鮈2000年由台灣業餘生態攝影師張永青在野外首度發現,目前僅存於台中烏溪河段的中下游、支流水渠與水塘中,由於棲息地受到河川汙染、外來種入侵及築路築壩等工程破壞,導致生存空間受到極大的威脅及壓迫。

陳義雄研究團隊將巴氏銀鮈蓄養於海洋大學復育中心,讓巴氏銀鮈在沒有外來種威脅的穩定環境下成長,並積極進行繁殖復育,(108)年10月在海大復育中心及海科館自然繁殖成功出巴氏銀鮈的子代,並成功紀錄了巴氏銀鮈的早期發育史,使巴氏銀鮈的研究又達成一個里程碑,更讓巴氏銀鮈的瀕危現狀出現一線生機,期待未來能將這些魚苗放流回原生地,減緩巴氏銀鮈的滅絕危機。

巴氏銀鮈於2009年被列入一級保育類動物,目前台灣保育類淡水魚約有10種,巴氏銀鮈成功復育對台灣淡水魚物種保存具有正面影響及里程碑的達成。

陳義雄研究團隊在林務局的「瀕危淡水魚種的繁養殖保種規劃與族群生態調查研究」計畫的支持下與民間團隊合作進行域外繁殖工作,陳義雄說明,巴氏銀鮈是初級淡水魚,屬於下層近底棲魚類,不常出沒在水域上層,喜好棲息於溪流下游地區的緩流區,有水生植物群集的水體為主,主要以底棲之無脊椎動物及有機碎屑為食。

巴氏銀鮈的卵屬於沉性、黏性卵,會將卵附於水草上,繁殖方式較接近埤塘型魚類,成長速度相當緩慢,2018年6月出生的魚苗,至今目前的體長才大約3公分,體長需至少約5.5公分才能達成熟體型,因此推估一個巴氏銀鮈個體發育至成熟須至少兩年的時間,比起一般淡水溪魚,一年即達成熟體型,成長速度緩慢很多,在野外環境又受到外來種及人為工程等的威脅,使野外的巴氏銀鮈個體逐漸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