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 合 新 聞


乾燥天氣讓皮膚乾癢 中醫秘訣輕鬆舒緩症狀


記者鄧宜/新竹報導
 
隨著氣溫急劇下降,乾燥的空氣使得許多人遭遇皮膚乾癢、脫皮的困擾。70歲的陳阿姨每年冬季,她的手臂和小腿部位都會感到皮膚乾燥發癢,甚至出現脫皮的情況。儘管使用各種保溼產品,效果總是有限。
 
針對這一問題,臺北榮總新竹分院楊文杰醫師指出,冬季皮膚乾癢的根本原因不僅來自乾燥氣候,還與個人體質、肺脾功能密切相關。
 
楊文杰醫師表示,中醫認為,皮膚乾癢與人體的「肺」和「脾」功能密切相連。寒冷乾燥的天氣會使體內的陰液不足,特別是當「肺陰虛」時,皮膚容易乾燥且缺乏潤澤;如果「脾虛」,水液的運行會受阻,皮膚也會因缺乏滋潤而發癢。為了應對冬季乾燥引發的皮膚不適,中醫強調內外兼治,通過調理體質並配合使用外用藥膏來改善皮膚狀況。
 
楊文杰醫師指出,外用藥膏在冬季護膚中扮演重要角色,有效緩解乾裂、過敏、發癢等問題。常見的藥膏,例如紫雲膏,具有滋潤效果,適合大範圍塗抹於乾燥區域,有助於減少乾裂,藥膏具有麻油味;紫黃膏,富黃柏、黃連之抗菌功效,適用於紅腫癢痛的發炎區域;左手香膏,較強的止癢效果,適合緩解急性瘙癢或蟲叮咬引起紅腫反應。適合局部使用,但不建議長期或大面積使用。左手香膏可與薄荷搭配使用,以增強舒緩效果,但使用時應避免過量;金盞花膏,具有修復效果,特別適用於手肘、膝蓋等容易乾裂的部位,並且通常不會添加薄荷,適合敏感皮膚使用;洋甘菊膏,適合敏感性皮膚,具有鎮靜和抗敏效果,當皮膚泛紅或有輕微過敏時,可緩解敏感部位,這款藥膏也通常不會添加薄荷。
  
陳阿姨在使用楊醫師提供之中醫藥膏後,發現乾癢的症狀明顯減輕,皮膚不再緊繃,且避免使用含有化學成分的護膚品,對皮膚的刺激也減少。乾燥的天氣讓許多人困擾,但透過中醫外用藥膏與良好的生活習慣,能有效舒緩皮膚乾癢,維持皮膚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