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 活 教 育
竹林雅集聯展呈現臺灣傳統工藝之美 陽明交大藝文中心登場
記者林進賢/新竹報導 「二0二三竹林雅集聯展,竹影搖曳」一日至卅日在陽明交大藝文空間展出,以多元的材質、形式及對生命的體悟,展現台灣傳統工藝的發展,既回首傳統脈絡也面向未來的潛力。 陽明交大表示, 來自竹林雅集的十五位國內重要工藝家,各自以殊異的材質及歷經錘煉的技法,打造出風雅逸趣的作品,呈現出台灣工藝的卓越成就。竹林雅集聯展涵蓋這些藝術家的簡介、重要經歷及作品,觀眾可深入瞭解每位藝術家的背景脈絡及創作風格,在與作品對話的同時,也能體會台灣工藝傳統之美。從木雕到陶瓷、從玻璃到石雕、再到螺鈿和竹籐編,每一種工藝都在聯展中獲得了精彩的展現。這不僅反映了台灣工藝的多樣性,更再現傳統文化底蘊的廣袤精微及未來展望。 十五位藝術家分別係木雕工藝家沈培澤、蔡楊吉;陶瓷藝家林時植、邱建清、施富錡、許明香、許菊、葉佐燁、玻璃工藝家林瑤農、邵尊漢、石雕藝術家邱泰洋、螺鈿工藝家張茂森、張茂欽、竹籐編工藝家張憲平、堆漆工藝家彭坤炎。 作者簡介及風格介紹: 木雕工藝家沈培澤將自己的所見、所感,透過雕琢呈現獨到的型態,而天然木材的紋理,讓作品更添一番韻味。 柴燒陶藝家邱建清以獨到且純熟的創作手法,作品造型精煉有利,散發自然質樸的本質與樸拙內斂的氣質。 石雕工藝家邱泰洋在創作上捨棄對形體枝枝節節的描述,忠於素材、忠於自己,傳遞簡單則豐富的作品內涵。金屬陶工藝家林時植結合鐵工與雕塑的繁複工法,汲取人生經驗的反思,創造出極具辨識性的複合媒材作品。 玻璃工藝家林瑤農多次遠赴義大利取經,融合中西技法,創造出唯妙唯肖並具台灣風土傳統風格的作品。玻璃工藝家邵尊漢開創獨特的玻璃畫,以嫻熟扎實的技法勾勒出每一筆線條,呈現出對生命的禮讚與珍惜。 陶藝工藝家施富錡以陶瓷的土與火、光與影、虛與實等材質表現出與空間的關係,形塑作品中以物喻事的造形、語彙及意涵。 陶藝家許明香致力於生活的觀察與再創造,將作品賦予人文的溫度,觀者悠遊於微型世界之時,自能體會珍惜傳統與當代並存的價值。 陶藝家許菊透過自身的女性觀點及體驗出發,以女人話題為題,大膽揭示女性外顯的身體特質和內蘊的強大能量,顛覆傳統認知。螺鈿工藝家張茂森在傳統中兼具創意,以繁複的傳統硬螺鈿工藝技法進行創作,搭配媒材的變化,展現嶄新的作品。 以多元媒材創發的螺鈿工藝家張茂欽,受到「掐絲珐瑯」及國畫「雙鉤填彩」技法啟迪,將表現技巧融合於作品中,造就獨特的個人的創作語彙及技法。 竹籐編工藝家張憲平承繼轉化台灣漢族與原住民傳統竹編技藝,以大自然及古老預言入題,透過編織傳遞技藝溫度。 漆工藝家彭坤炎捨棄結構依附的技術,使用生漆堆疊造形,以精準掌握天然漆的質變特性,開創了獨特的漆藝作品。陶藝家葉佐燁的作品以多變釉色及靈動的曲線,帶領觀者感受其形其意,充滿生命躍動的展現並回歸緻樸拙。 木雕工藝家蔡楊吉除了參與眾多重要廟宇的修復工程,也創作許多寫實性的木雕作品,扎實的技藝,使其作品在細節之處透露出多年累積的功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