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 活 教 育


請叫我"三冠王" 清大創新照明研究榮獲照明金質獎三大獎項+周卓煇教授榮獲【照明貢獻獎】

記者林進賢/新竹報導

清華大學材料系周卓煇特聘教授與團隊日前榮獲今年度照明金質獎三個獎項,締造《台灣照明學會》創會21年以來新紀錄,周卓煇三冠王的美譽不脛而走。

同時,由於周卓煇教授對照明領域之系列貢獻,而獲評審團審查通過,榮獲【照明貢獻獎】。

清大表示,周卓煇教授根據專利的發明技術,指導四位研究生,梁育宏、陳豐榮、翁敬祐、王以翔,開發“第四代智慧節律照明”,榮獲【照明設施類優等獎】,此一技術、產品,將有望接軌,2025年歐盟將全面採用節律照明的需求,而成為下世紀照明主流。

周卓煇教授與陽明交大朱英豪教授,現為同系教授,亦為清大奈材中心主任,兩個團隊所合作的研究:“雲母上的可撓燭光有機發光二極體”,獲刊登在ACS Applied Electronic Materials期刊,深受國際科技媒體重視;所發表論文“Flexible Candlelight Organic LED on Mica”,此次亦榮獲【照明論文類優等獎】,研究生共同作者,計有:陳墩豪、陳皓仁、翁敬祐、陳豐榮、劉德祥。

清大特聘教授周卓煇榮獲照明貢獻獎,其主要貢獻事蹟如下:

(一)從燭光 OLED 的發明,到全方位友善光源。

2012 年,周教授發明光色像燭光、油燈的無藍害燭光 OLED。此舉,改寫人類 12,000 年的照明史之外,亦可有效解決日益嚴重的藍光傷害議題。

2015 年,此一發明,榮獲國際暗空協會(International Dark-sky Association)照明設計獎(全球唯一),以及台灣照明學會照明金質獎特優獎;更在素有華人屆奧斯卡設計獎美譽的光寶創新獎(Lite-On),全球 1,000 多支參賽隊伍當中,獲得技術組金賞。2018 年,此一技術,更榮獲科技部未來科技突破獎。

周卓煇說,此一照明,友善人眼、生理、夜空、生態、環境與文物,是空前重大的突破。藉此商化的燭光台燈、三瓣燈…等等,也已證實可以有效護眼,甚至幫助舒眠。

2019 年,建置在司馬庫斯部落的燭光 OLED 路燈,亦使雪螢,重新出現在初冬的部落;此一全球創舉,亦於 2020 年,榮獲【台灣光環境獎】的首獎-「評審團特別獎」殊榮。

燭光燈源友善於人眼、生理、夜空、生態、環境與文物,是空前重大的突破、此創舉開啟照明的文藝復興。

(二)從太陽光 OLED 的發明,到智慧節律照明

2009 年,周卓煇發表人類史上第一個符合人體節律的太陽光 OLED,此發明,引起全球非常高度的重視,亦將人工照明,帶到一個全新的境界,使符合人體生理節律“日亮富藍、夜暗少藍”的需求。

2014 年,接續研發第二代仿太陽光 OLED,結合高、中、低色溫類自然光 OLED 次面板,以使光色與亮度,可以分別調控,並可呈現完全貼近黑體輻射的自然光光色。

2017 年,開發出第三代太陽光 OLED,結合高色溫類自然光次面板,與色溫降轉薄膜,使色溫與亮度可分別調控之外,亦將複數個次面板的使用,簡化成一個,大幅增加量產的可行性。

2018 年起,國際太空站,已開始換用節律照明;2025 年起,歐盟亦將全面採用節律照明,正式開啟地球上人類正確使用健康照明的歷史首頁。惟其低色溫照明,色溫偏高,有藍害疑慮,而不若周教授的發明。

此前,周卓煇帶領團隊,配合遠端調控技術,與結合天然日光特性,持續研發第四代追日智慧型節律照明。其中,尤其可以呈現完全無藍害超低的色溫光線,成為真正生理友善的健康光源。

藉由模組控制方式,模仿一天的日光,使從清晨到黃昏,發出依時而變的光色與亮度。此發明,將可造福全球各地節律失調的人;這些地方,包括:國際太空站、醫院、長照機構、潛艇、軍艦、地下碉堡等等,以及冬日沒有太陽的高緯度地區。

2020 年,周教授帶領實驗室在維新醫院裝設獨自開發之智慧節律照明燈具,在慢性精神病房導入「特殊光譜照護系統」,此系統可以根據病患的作息調整不同波長、色溫的照明。

結果顯示,病患接受此光照治療後,總睡眠時數增加約 1 小時,褪黑激素濃度明顯增加,疾病症狀也大幅改善。這顯示切合生理節律的照明,對於慢性精神病人的改善有一定程度的效用。

(三)從褪黑激素作用光譜的建立,到全球光源的【藍光傷害量化】的認證

醫學研究指出,不當的夜光曝照,會抑制褪黑激素的分泌,影響睡眠品質,長期會增加乳癌與攝護腺癌的罹患風險;惟全球尚無量測、量化光線抑制褪黑激素分泌的技術,為此,周教授帶領團隊率先建立了全球第一個完整的褪黑激素抑制作用光譜,據此,可量化任一光源對褪黑激素分泌抑制的敏感度,亦即 MSS(melatonin suppression sensitivity)。

2019 年,與波色科技共同開發「藍害量化光譜儀」,可用以測定光值(SRI),更可量化光對人體健康危害(MSS)及眼睛傷害(MPE);此舉,將理論研究成果,轉化為易上手的實質產品,可使人們輕易且精確的得知,其所處的照明環境,對夜間褪黑激素分泌所造成的負面影響,進而做為評估光源是否有危害健康疑慮的依據;可用於檢驗、鑑定、測試各大廠商出產的燈具,認證健康的光源產品。

(四) 『光與健康–兼談藍光傷眼、傷身與對策』

周教授致力於『光與健康』宣導十餘年,成功獲得國內外各界熱烈迴響;『光與健康–兼談藍光傷眼、傷身與對策』科普演講,至今獲邀 130 場次,幫助大眾,了解電子光線對眼睛與生理健康的嚴重危害,並教導有效的對策,助人無數。

(五) 自然科普暢銷書

【擁抱暗黑-光電學家教你健康好眠的實用手冊】

2020 年 11 月,由商周出版,所著作的科普叢書【擁抱暗黑-光電學家教你健康好眠的實用手冊】,上市至今,廣受各界重視;周教授將一生的科學研究成果,轉為科普新知,幫助了極其廣泛的大眾,有效的護眼、抗癌,落實學術研究者應有的作為。

周教授於《擁抱暗黑》一書中提及,當便利的照明電燈取代了蠟燭和油燈,電燈帶來過多的藍光,汙染了夜空,也破壞了自然生態。於是,光害悄悄形成,就像無形的空氣汙染,對人體產生危害。而「擁抱暗黑」,正是一把開啟健康、長壽的鑰匙;這是因為,入夜關

燈、關電腦、聽電視…,沉浸在暗黑之際,讓人感到放鬆、療癒之外,神奇的大腦排毒、細胞修補與重要荷爾蒙的分泌,才會「暗暗地」逐一展開;次日醒來,神清氣爽,活力再現!

護眼,從用對光開始-防 3C 藍害專家教你保護眼睛的終極秘笈】

2022 年 7 月,由商周出版,所著作的新書【護眼,從用對光開始-防 3C 藍害專家教你保護眼睛的終極秘笈】,短短幾周內,擠入暢銷書排行榜內;周教授將艱深的光醫學知識,透過簡單易懂的方式解說,將其精華匯集於此本護眼秘笈之中,讓讀者容易吸收,教導大眾如何正確的用光,避免將要用一輩子的視力,提前用罄。

周教授於《護眼,從用對光開始》一書中提及,護眼的三大絕招──減亮、去藍、縮時;根據國際能源署 2014 年的報告,視網膜所可能產生的傷害,跟累計的曝光量有關。因此,減少強光與藍光的曝照時間,是有效自保之道!

清大周卓煇教授團隊第四代節律照明,榮獲照明金質獎照明設施優等獎

獲獎作品名稱: 第四代智慧節律照明

獲獎人:梁育宏、陳豐榮、翁敬祐、王以翔、周卓煇 特聘教授

作品實體照

作品簡介:

全球影響因子最高期刊,【臨床醫師癌症期刊】,一篇review paper於2014年指出,「現代世界電子照明」是乳癌與攝護腺癌等攀升的主要原因。

2020年,WHO公佈,乳癌已經成為全球第一致死癌症,超越了肺癌。

同時間,冬天缺乏陽光,成為北國民眾憂鬱、自殺率高的主因。

2009 年,周教授發表了人類史上第一個符合人體節律的太陽光 OLED,此發明,引起了全球非常高度的重視,亦將人工照明,帶到一個全新的境界,使其符合人體生理節律“日亮富藍、夜暗少藍”的需求。

2014 年,接續研發第二代仿太陽光 OLED,結合高、中、低色溫類自然光 OLED 次面板,以使光色與亮度,可以分別調控,並可呈現完全貼近黑體輻射的自然光光色。

2017 年,開發出第三代太陽光 OLED,結合高色溫類自然光次面板,與色溫降轉薄膜,使色溫與亮度可分別調控之外,亦將複數個次面板的使用,簡化成一個,大幅增加量產的可行性。

2018 年起,國際太空站,已開始換用節律照明;2025 年起,歐盟亦將全面採用節律照明,正式開啟地球上人類正確使用健康照明的歷史首頁。惟其低色溫照明,色溫偏高,有藍害疑慮,而不若周教授的發明。

此前,周教授帶領團隊,配合遠端調控技術,與結合天然日光特性,持續研發第四代追日智慧型節律照明。其中,尤其可以呈現完全無藍害超低的色溫光線,成為真正生理友善的健康光源。

藉由模組控制方式,模仿一天的日光,使從清晨到黃昏,發出依時而變的光色與亮度。此發明,將可造福全球各地節律失調的人;這些地方,包括:國際太空站、醫院、長照機構、潛艇、軍艦、地下碉堡……等等,以及冬日沒有太陽的高緯度地區。

清大陽明交大合作新穎可撓燭光論文,榮獲照明論文優等獎

得獎作品名稱: Flexible Candlelight Organic LED on Mica

獲獎人:陳墩豪、陳皓仁、翁敬祐、陳豐榮、劉德祥、岑尚仁、朱英豪 教授、周卓煇 特聘教授

發表日期:2022/05/09

發表刊物:ACS Applied Electronic Materials. (IF: 4.5)

一張含有 室外, 黑暗, 室外物品, 光 的圖片

自動產生的描述作品照片:

作品卓越貢獻:

2022 年,周教授以燭光 OLED 為基礎,結合綠色材料(雲母),創新研發出完全無藍害之可撓曲、可折疊的燭光色 OLED 元件;使用雲母作為元件基板,可改善現有塑膠基板,不環保,壽命差、成本高等問題;此外,雲母基板具備高透明度,對於元件的出光效率有極大的發展潛力;藉由周教授初步的研究成果,期盼在未來可實現更多可撓曲燭光元件的應用,包括智能顯示器、照明、標牌等。

自 2022 年五月論文發表起,根據 ACS 期刊統計,本篇論文已有 435 次瀏覽紀錄,12 篇專欄報導介紹及 13則 Twitter 留言,其中包含台灣媒體,科技新報的一篇獨家報導;可見,此篇可撓式雲母基板有機發光二極體論文的重要性,對於未來全方位友善照明的應用,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周卓煇教授對照明領域之系列貢獻,而獲評審團審查通過,榮獲【照明貢獻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