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 活 教 育


周卓煇X莊志輝 讓不燙燭光透過發燙藝術向全球發光
自左至右依序係:藝設系梁莉苓副教授、藝術學院蕭銘芚副院長、清大周卓煇教授、藝術家莊志輝、策展人楊素敏。

記者林進賢/新竹報導

「好光可以很藝術!藝術也可以出好光。」清大教授周卓煇師生9/2在清華大學策辦「好光藝術」,展出跨域、跨界的藝術作品,期可開拓全球新的藝術視界、紀元。

清大表示,這次的「好光藝術」,結合兩項獨特的元素,一項是清大周卓煇教授所研發的燭光OLED,另一項是素有“台灣達利”美稱的莊志輝藝術家,展示其藝術創作。

周卓煇表示,完全不熱、不燙、無藍害的OLED燭光,透過發燙藝術家莊志輝的巧思、創作,讓人日夜,都能沉浸在美麗的視界裡,堪稱是全球創舉;日後,人們不再只是擁有一盞燈,而是擁有一個開啟心靈生命的藝術作品。

周卓煇說,透過莊志輝的細膩創作,讓人們認識柔美的OLED好光,進而擁有,以護眼,以舒眠,以抗癌,並同時捍衛夜空、生態,讓全世界知道,台灣的科學研究與藝術家的創作,正在為人類福祉、環境永續,做出貢獻。

莊志輝表示,「光這個元素本身代表光明,給人指引方向;特別是燭光,帶給人溫暖、有希望的感覺。」,作品在好光的加入後,帶給民眾更多正能量的感受,是這次展覽的究極目標。

莊志輝指出,他的創作靈感來自生活所見、所聞,將許多的情感、理念,融入到作品。他說,「我一向希望我的創作能帶來關懷,即便在進行帶有批判性的創作,都會以正向的元素調和,而燭光,如蠟燭火光般的溫暖色調,成為承載樂觀的最佳媒介。」

周卓煇研究團隊多次榮獲國際、國內大獎的燭光OLED,已證實對人眼友善,對入夜的生理友善,此外,亦對生態、夜空、文物友善,在融入藝術,成為作品的主要構成元素之一之後,照明升級到了心靈層次,豐富生命思維。

看過好光藝術作品的鄧小姐表示,她剛從觀霧下山,在觀霧夜空中,欣賞到夏季大三角、秋季四邊形,看到牛郎星、織女星、木星和土星,當然也看到銀河和流星,夜空中的美,美得讓心心曠神怡。而莊志輝藝術作品和周卓煇教授的好光結合,彷彿看到清大師生當年在司馬庫斯的OLED大自然生態路燈,與自然環境融為一體。好光藝術似乎將最自然的夜空,帶入每人家中,更帶進每人內心深處,欣賞完好光藝術作品,有一股極為溫暖和內心在微笑的感受。

鄧小姐說,只可惜展期只有1天,有幸看到的民眾有限,希望未來公部門可邀請周卓煇師生和藝術家莊志輝作展覽,讓好光藝術讓更多人分享。

莊志輝和楊素敏賢伉儷
周卓煇教授的高徒—清大材料研究所學生,個個都是親自做實驗,寫論文,還得與指導教授周卓煇討論實驗過程,這就是清大學風。
莊志輝作品《夢中天際》
莊志輝作品《星際塵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