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 合 新 聞


原民與客家精神集一身 旅美45年畫家鍾文熙首展在竹縣
鍾文熙的畫作同時展現流淌在他血液裡的原民與客家精神,每幅畫皆有著他的生命故事。

記者林進賢/新竹報導

「來自台灣隱藏的畫家」鍾文熙旅美45年,回台定居並首次舉辦「原客融合-追愛的畫家,鍾文熙回台油畫個展」在新竹縣文化局登場,即日起至5/29展出,共展出50餘件作品,5/14下午3時舉辦開幕式,邀請鄉親聆聽鍾文熙老師作品的生命故事。

擁有客家及泰雅族血統的鍾文熙老師,赴美尋親飽受煎熬及憂鬱症之苦,放棄繪畫30年,後來受鼓勵重拾畫筆,才重新活過來,對生活環境的變化和一切的遭遇都充滿感恩,每幅作品都是對上帝愛的回應,而他的故事更躍上美國媒體,被稱為「來自台灣隱藏的畫家」。

鍾文熙說,母親是烏來泰雅族,父親是客家籍,當時的社會氛圍仍對原住民存在歧視,父母間也因價值觀差異,在他5歲時離異,身為長子的他,跟隨父親搬到台北,姊姊、弟弟、妹妹和母親則回到烏來。

鍾文熙說,父親再婚,不許他與生母聯絡。7歲時,他因想念母親,多次從台北走到烏來找母親,又怕被父親與繼母體罰,時常離家當「街童」。流浪時,他喜歡看人家畫看板,因此無師自通愛上畫畫。

他的生母與美軍結婚移居美國與他斷了聯繫,25歲時,為尋找母親及親人,他踏上尋親旅程赴美,在餐廳打工賺旅費一邊尋找媽媽,無奈憂鬱症纏身多年,面對生命無情的打擊,他失去對繪畫的熱情,在絕望時,進入教會尋求安慰,成為基督徒,為生命帶來盼望,最終原諒雙親,並重拾畫筆。

鍾文熙後來認識妻子胡淑敏,兩人相處讓他找回家的感覺,也衍生出返回台灣故鄉的念頭,就如同個展名稱中「追愛的畫家」之意,每幅畫都是由他妻子協助完成文字記錄,每幅畫都是他的生命故事。

鍾文熙說,返台這2年為籌備畫展,探索客家及原民文化,特別拜訪台東客家人,他們所穿著的服飾有百年歷史,還有展出在美國生活的城市美景或古代橋梁等畫作,過去社會因原住民的歧視,造成父母離異,他自己也身受其害,希望藉由這次個展,能為原客融合盡一點心力,用感恩的心轉向祝福,歡迎鄉親蒞臨參觀。

鍾文熙說,返台創作像是迎合他兒時所經歷的族群記憶,返台後這2年創作40多幅畫作,作品有一半是靠自己想像所創作,其中一幅〈兒時小屋〉是他兒時夢想的家,因為他兒時沒有家,畫中鄉村有小孩釣魚、鴨子游泳,每一個屋子窗戶充滿溫暖的光線,運用繽紛色彩,這樣的生活,如此美好,他感嘆如果他能擁有這樣的家,那有多好,把夢想用畫呈現出來。

另一幅〈泰雅族阿姆 yaki〉更是他與新竹縣結緣橋梁,畫作展現原民文化精神,因而受邀新竹縣文化局展出。鍾文熙說,畫中的泰雅族黥面老人,是他小時候在烏來常遇見的長輩,如今已成回憶,此畫作是在美國所完成,完全靠著他的記憶所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