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 合 新 聞
「墾丁也有金錢豹 臺灣第四紀哺乳動物群像」10/30海科館開講 「知海系列講座」第二季實體與線上同步辦理
記者鄧宜、林祐邦/基隆報導 國內疫情趨緩與配合防疫政策,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第二季「知海系列講座」將由線上講座回歸實體,10/30登場的講座議題為「墾丁也有金錢豹!臺灣第四紀哺乳動物群像」,邀請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地質學組研究員張鈞翔博士,帶領大家認識冰河時期存在臺灣的大型哺乳動物,以及時至現今他們的後續發展。 海科館表示,這些生物群包括已被熟悉的大象、犀牛、水牛,以及最近發現的金錢豹等大型哺乳類動物。這些只存在於化石證據之中的古老生物,為什麼會來到臺灣?牠們之後又為什麼會消失不見?可以在這些歷史故事中看到什麼樣的地質變遷,海科館將為民眾進行一場有趣的科普饗宴。歡迎民眾本周六(10月30日)下午14:00~15:30,可到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大科教教室參加,或同時段進行的YT直播及線上講座會議視訊連結收看。 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陳素芬館長表示,今年知海系列講座的主題以「從過往的海洋看永續與發展」展開,展開一系列的講座,演講內容涵蓋人文與自然的海洋歷史、海洋面對的挑戰、海洋永續生存的策略等。講者包含博物館、大學研究人員、與第一線的海洋工作者。 近日台灣北部沿海出現有屬於寒帶哺乳類的嬌客小海豹,吸引許多的關注與討論。這星期六即將展開的「墾丁也有金錢豹!臺灣第四紀哺乳動物群像」講座,正好可經由專家的分享與說明,從化石與研究過程中,了解在氣候的變遷下或人類行為,這些冰河時期即存在的哺乳類動物,為了生存它們面臨的問題與從研究中如何讀取生命的歷史,而同屬哺乳類的人類可有如何的作為,善待我們的海洋,永續環境資源及物種。 接續下來一系列的講座及因科學節加碼的議題分享,包括「科學研究中的哲學法則 — 以珊瑚胞內共生為例」、「2021—2030聯合國海洋科學促進永續發展十年 — 臺灣海洋教育之策進」、「海島上的兩爬演化異聞錄」、「棘冠海星大爆發與珊瑚大白化」 、「博物館定位及行銷」、「海洋中的靈長類 — 頭足動物的變色絕技與決策行為」,歡迎民眾參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