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 合 新 聞


思覺失調症青少年以藝術創作   走出憂鬱並鼓勵憂鬱患者

記者鄧宜/新竹報導

一名約16歲的青少年阿欽(化名),國二時罹患思覺失調症,開始經驗聽幻覺和不安,學業也因而中斷,求診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身心科主任王明鈺後,除了定期藥物治療,目前也轉介到在社區復健中心持續復健,病況比較穩定後開始藝術創作,例如版畫、羊毛氈、黏土等,創作非常豐富。

王明鈺說,隨著藥物調整與復健,阿欽病況慢慢穩定,也對週遭的人事能夠更加融入,常常帶他的作品與醫師分享。有一次阿欽在情人節,自己親手摺紙玫瑰送給她,讓她很感動,更加鼓勵阿欽發揮長才多多創作或往藝術發展。

王明鈺在門診中還診治一名因身體疾病使得工作中斷,情緒低落,陷入嚴重憂鬱的中年女性阿芳(化名)。在門診時,王醫師以阿欽的故事鼓勵阿芳。阿芳看到阿欽並沒有被幻聽給打敗,還是不斷創作,也把家裡珍藏的畫筆和顏料送給阿欽,鼓勵阿欽繼續創作。阿欽收到禮物很開心,除了用收到的畫筆畫了一幅畫再送給阿芳,也將自己創作的比卡丘黏土送給醫院當作其他接受注意力訓練的孩童的獎品,阿欽也決定今年九月復學攻讀設計。這一種愛的傳遞,讓患者透過藝術交流,彼此有正向發展,也是能增進自我價值與利他的感受,加強了治療的效果。

王明鈺把阿欽的創作掛在身心科診間,讓前來就診的患者,感受到藝術氣息,控制情緒,阿欽受到鼓勵參加精神健康去汙名化的繪畫比賽,希望藉此告訴社會大眾,精神疾病並不可怕,持續接受治療治療,病況終究可以得到穩定,可以正常上班上學,不會是不定時炸彈。

王明鈺指出,思覺失調症較常發生於年輕族群,患者會出現妄想或幻覺等等精神症狀,思覺失調症是一種大腦神經疾病,原因不明,多數以藥物治療緩解症狀和延緩惡化,目前也有長效針劑針,對不願意口服藥物的患者是一個很方便的選擇,一個月甚至三個月打一劑,讓生活持續穩定。另外透過心理治療或是藝術創作,也可讓患者學習如何因應症狀,控制情緒,穩定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