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 合 新 聞


全國首創   竹縣醫師捐骨針讓緊急救護提高存活率
東元醫院醫師教導竹縣消防局救護員如何施打骨針

記者鄧宜/新竹報導

為了提升到院前心肺功能停止(OHCA)患者的急救成功率,新竹縣政府消防局醫療指導醫師簡振宇、林琪峻,9/28聯手捐贈竹縣消防局骨髓腔內血管通路穿刺針(簡稱IO骨針)及工具組1批,讓救護員在無法順利以靜脈注射時,能有另一個快速有效的替代方案,而這也是全台灣中醫院和消防局合作使用骨針的首例。

消防局局長孫福佑感謝2位醫師的慷慨解囊捐助。繼日前消防局與東元醫院合作的「鳳凰專案」獲得消防署特殊績優團隊後,再次讓新竹縣到院前的緊急救護工作邁向新的里程碑,未來也會持續加強同仁院前急救技術,讓到院前、後的緊急救護完美結合,為新竹縣民生命更有保障同時也能搭起一座安全防護網。

緊急救護科科長劉彥承表示,目前針對OHCA患者的急救處置,主要是心肺復甦術(CPR)和自動體外電擊器(AED),高級救護技術員則會為患者建置氣管內管(Endo)和靜脈注射,並給予急救藥物,急救現場往往受到不穩定的環境以及心臟停止患者血管無彈性等多種因素,而導致無法順利設置靜脈輸液管徑,連帶影響傷病患的預後。

東元醫院急診科主治醫師簡振宇指出,骨針在國外院前及院內使用患者身上已行之有年,東元醫院創新全國在去年8月已在急診室對於到院後生命危急患者採用骨針輸液以增加存活機率。骨針主要的施打位置以小腿處的近端脛骨與肩膀處的肱骨頭,對到院前的救護技術人員而言,有著操作容易、成功率高等優點,根據統計,骨針在練習3次後,施打成功的機率高達98%。

林琪峻醫師表示,由於骨針的針頭比一般的靜脈留置針還要粗,再加上穿過骨頭進入骨髓腔,因此難免讓人擔憂是否會對患者造成傷害。目前骨針主要是救護技術員針對OHCA患者使用,而且傷口只有一個小孔洞,幾天之內就會自行癒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