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 活 教 育


工研院「數位公益兒童科技學習營」    千名科技小尖兵線上直擊研發基地

記者鄧宜/新竹報導

1.5公尺社交防疫距離,帶來遠距零接觸的「1.5公尺經濟」。工研院將1.5公尺經濟導入社會公益服務,首度舉辦「數位公益兒童科技學習營」,共有11所國中小學、43個班級、超過1,000名學童,全臺從北到南,及遠在離島金門的學校,一同零距離、無時差直擊工研院科技研發基地,了解最新的防疫科技原理及背後的研發故事,讓所有科技小尖兵興奮不已。

工研院社會公益委員會主委劉佳明表示,為使科普教育推廣不受疫情影響,工研院首次將兒童科技營從實體課程轉化為數位直播,擴大範圍讓各地的國小都有機會上線參加。

除了報名學校能在當天以webex線上會議系統與研究員即時視訊互動外,也同時開放Facebook直播,讓更多學生、民眾認識工研院的防疫科技,擴散科普教育活動效益。營隊結束後,此次兒童科技營課程也會上架在「ITRI College+工研院知識訂閱平台」,持續推廣防疫科普知識。期透過線上分享,讓更多學童透過數位學習一探工研院的科技奧秘。

工研院產業學院訓練長王本耀表示,防疫期間戴口罩、量體溫、勤洗手已成為一般日常。此次的兒童科技營特別以「防疫科技」為主軸,邀請研究員與學童們分享這些科技背後的科學原理及研發故事。

例如:課程中的《直擊抗疫隱形功臣》,介紹口罩的製作與對防疫的重要性,同時分享工研院加入口罩國家隊、製造口罩機台的小故事;《體溫偵測速通關》如何運用AI人工智慧,讓量體溫更加快速方便;還有《勤洗手消毒環境一把罩》,特別邀請工研院新創公司創淨科技,介紹運用電化學原理製作高活性氧抗菌液,不僅環保、無毒,也能降低對皮膚的刺激。

此外,面對來自臺灣境外的病毒,邊境機場或港口等地點嚴格把關,顯得格外的重要。因此,也透過《及早發現病毒不輕忽》課程,為學童介紹常見的病毒種類、篩檢原理等,讓他們體驗到科技在防疫作戰中的重要性。

同時,活動也特別安排連線直擊工研院,展示各項跨領域研發成果及國際獎項,包括無人機、行動輔助機器人、智慧關懷居家管理等,學童們紛紛大呼驚奇。

金門縣賢庵國小校長楊肅健指出,離島學校因先天地理位置的因素,若要前往本島校外教學的成本其實相當高、也需要花較多的交通時間。這次非常開心能夠參加工研院的活動,透過數位直播的方式,孩子們能方便地、親眼看看工研院這個科技研發基地,各項非常貼近時事的防疫科技介紹,也擴大孩子們對於生活科技的了解,是非常難得且珍貴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