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 合 新 聞


大腸直腸癌手術後的輔助性治療   殲滅手術時潛在的微轉移
楊明翰醫師提醒,大腸癌篩檢計畫補助50-74歲民眾每2年1次定量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若篩檢結果為陽性,建議接受進一步大腸鏡檢,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記者鄧宜/新竹報導

65歲陳伯伯因為解便困難,到醫院求診,經大腸鏡檢查發現在乙狀結腸有個3公分的腫瘤,電腦斷層確定沒有其他器官轉移後即接受手術切除,術後病理報告發現23顆局部淋巴結中有5顆有癌細胞轉移。

腫瘤科醫師評估需要接受六個月的輔助性化療。陳伯伯覺得奇怪,外科醫師不是說手術很成功,開得很乾淨啊,為什麼還要做輔助性化療,身體真的受得了嗎?

臺大醫院新竹分院內科部血液腫瘤科楊明翰醫師表示,大腸癌泛指發生於大腸的惡性腫瘤,可依其侵犯位置分為結腸和直腸;結腸包含升結腸、橫結腸、降結腸及乙狀結腸,乙狀結腸和直腸相接。大多數大腸癌一開始時只是良性瘜肉,經過一段時日後,有些瘜肉會惡化成大腸癌,逐漸變大產生症狀。若是出現在升結腸較容易造成貧血、腹脹;若發生在降結腸或乙狀結腸則多以排便習慣(腹瀉或便秘)及型態(變細或帶狀)改變、血便或是腸道阻塞來表現。

楊明翰醫師說,一般針對第一至三期大腸癌的治療,手術切除是唯一能根除腫瘤的治療方式,並輔以化學治療或放射線治療。放射線治療主要針對被固定在骨盆腔的直腸癌,對結腸癌並沒有太大幫助。

輔助性化學治療主要是要殲滅手術時潛在的微轉移,進而降低復發及轉移的機率,進而提升病人整體存活期。目前國內外專家一致共識是第一期的大腸癌復發轉移機會低,建議定期追蹤即可,無須輔助性化療。第二期(腫瘤侵犯較深)及第三期(有淋巴結轉移)則依危險因子的有無,醫師會建議進行三個月或六個月的輔助性化療。危險因子包括:組織學分化不良、有淋巴管及小血管或神經侵犯、手術前已出現腸阻塞甚至穿孔症狀、手術邊緣有腫瘤細胞浸潤。

楊明翰指出,常見大腸癌的輔助性化療處方主要包含鉑金類藥物及針劑或口服fluorouracil。鉑金類藥物常見的副作用除了噁心及食慾降低外,還要特別注意神經毒性(如手麻),約有五成左右的病人會於停藥1年後恢復正常,但仍有一部份的病人無法恢復。另外有一成左右病人可能會在第8到第10次注射後,產生過敏反應。fluorouracil針劑的副作用主要有食慾不振、口腔炎、腹瀉;而口服劑型的副作用則是以手足症候群為主,主要症狀包含手掌及腳趾皮膚紅腫、脫皮、疼痛。另外,常於轉移性大腸癌使用的irinotecan或是標靶藥物,因無法增加術後輔助性化療的療效,目前均不建議在輔助性化療時使用這些藥物。

楊明翰醫師表示,隨著國人飲食西化、多肉少纖維、生活習慣改變,大腸癌的發生率呈逐年上升。根據國民健康署報告指出民國106年有1萬6千多人被診斷大腸癌,其發生率僅次於女性乳癌,但同年度死於大腸癌的卻不到6千人,表示大多數被診斷大腸癌的病人可以在治療後長期存活。而決定存活率的最重要因素,就是診斷時的期別及是否有機會手術切除。除第四期的大腸癌外,其餘期別的五年存活率都遠超過五成,若為第一期的大腸癌,存活率甚至高達九成以上。

因此,在臨床上,並不贊成大腸癌病人完全不接受正統治療而採取另類療法,倘若錯過了治療良機,從原本可以手術切除的早期轉變為全身轉移的晚期大腸癌,那治癒的機會就大大地降低。近年來國健署推動大腸癌篩檢計畫,補助50至74歲民眾每2年1次定量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若篩檢結果為陽性,則建議安排進一步大腸鏡檢,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楊明翰醫師提醒,大腸癌好發年齡約65歲左右,80至90歲的患者也並不算少見,年齡本身並不是接受化療與否的絕對限制,建議還是與醫師及家人好好討論,衡量接受治療的利弊得失後再行決定,以改善病人的生活品質及達到延長存活期之目標。

患者腹部電腦斷層影像,箭頭所指為乙狀結腸癌之T3病灶 (腫瘤侵犯穿透肌肉層至漿膜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