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 合 新 聞


交通大學曾煜棋教授、馮品佳教授榮鷹國家講座

記者鄧宜/新竹報導

教育部9日舉辦第23屆國家講座頒獎典禮,國立交通大學資訊工程學系曾煜棋終身講座教授榮膺工程及應用科學類科講座主持人,外國語文學系馮品佳終身講座教授榮膺人文及藝術類講座主持人,由總統蔡英文親自授獎,肯定兩位教授深耕專業領域多年,為臺灣資訊科技與人文領域帶來貢獻。

交大表示,曾煜棋教授1994年取得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電腦資訊博士後返國,投入資訊科技領域長達25年,帶領無線通訊研究團隊成為世界頂尖研究團隊。他最著名的兩項研究是無線隨意網路的「broadcast storm」和無線感測網路的「sensor coverage」;是全球第一位發現無線網路「廣播風暴」的學者,這個關鍵性發現目前已廣泛應用於隨意網路、感測網路和車載網路等領域,對於廣播封包碰撞、競爭和壅塞問題提出突破性的解決方案。

曾煜棋教授擅長於找出基礎性和原創性的研究題材,並以獨特的原創性獲得無數國內外大獎,包括2005年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傑出校友獎、三次國科會傑出研究獎、IEEE Fellow、世界科學院工程科學獎TWAS Prize。著有170餘篇期刊論文、200餘篇研討會論文、9本中英文專書、50餘項專利,在行動通訊、無線網路方面做出許多重大貢獻,尤其「無線與行動網路」研究成果曾經名列全球前十名,榮獲多項國際獎項及榮耀,實為臺灣通訊科技之光。

曾煜棋教授近年投入整合人工智慧與物聯網,帶領團隊進行人工智慧服務的研發工作,所開發的視覺和感測資料融合技術已具有深度環境監控的能力,對於未來智慧環境可以達到安全、安心的目標。他認為有興趣往資工領域發展的人需具備敏銳的觀察力,在生活層面中找到人類的需求,再結合深度思考與想像力,創造出滿足需求的技術和產品。他也鼓勵學生跳出生活圈,勇於探索挑戰未知的世界,增加自己的視野與膽識,自然就有不同的思考模式產生,對未來的人生將會有關鍵性的正面影響。

馮品佳教授於1994年於威斯康辛大學陌地生校區取得英美文學博士,返國即於交通大學任教,深耕英美文學與弱勢族裔作家近30年,亦擅於結合女性作家、文化研究與醫療人文研究等領域,尋求跨文化之間文學與文化研究的突破。由於從小在眷村長大,家人與鄰居都是流離來台,因此離散文學在她的研究中佔有重要地位,「離散文學研究其實最貼近臺灣本土,因為臺灣充滿離散的經驗與記憶。」她強調,不管是原住民、福佬或客家族群,或是外省人,乃至於離鄉背井到城市尋求生路的漂泊族,都是不同的離散族群,「我們一直都生活在這些不同的經驗的衝突與協調之中。」

馮品佳教授曾獲3屆國科會(現科技部) 傑出獎,並於2015年榮頒教育部學術獎,也曾擔任中華民國英美文學學會以及中華民國比較文學學會理事長各兩任。2014年史丹佛大學發起「北美華裔鐵路工人研究計畫」,她成為唯一代表臺灣出席籌備工作坊的學者,並在臺灣籌辦第二次的計畫工作坊,相關論文已由史丹佛大學正式出版。為因應跨領域研究的學術潮流,目前她也正領導一支醫療人文跨校研究團隊,並在交通大學成立醫療人文跨領域研究中心,推廣該方面的研究。

馮品佳教授不諱言,在實用主義掛帥的時代,藝術與文學往往成為娛樂的項目,也直接影響學生選系時的出路考量。她認為人文素養是培養想像力最珍貴的資源,不但呈現進步社會的價值,更是國家產業更上一層樓的關鍵。對於想投入人文領域的青年學子,她建議先做好受挫折的心理準備,因為努力未必會得到回報,更要耐得住寂寞,才能在這條路走下去,也希望政府重視人文領域的長期發展,因為「發展人文不需要太多的經費,只要一點錢就可以做出大效果,是投報率最高的一門專業領域」。